二是多维数据采集功能集成,配套条码、二维码、RFID、IC/ID卡、GPS/GIS、影像等技术模块,如快递签收环节采取电子签收、签收拍照等措施,大幅提升配送员签收效率,省略内勤对POD回单的整理、补录、扫描等工作。
三是与可穿戴智能设备(Wearable Devices)结合,工作中不仅作为数据采集设备,还将实现更好的数据分享能力,解放劳动者双手,改善作业交互。
(二)物联网
物联网一般定义是指依托RFID、红外感应、激光扫描、传感器等,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可以说与物流业的需求极为契合。
物流业案例以FedEx的SenseAware采集器和Amazon的Kiva仓储机器人为前沿代表,前者能够自动记录货物的时间、位置、温度、湿度、光照、气温等多个状态,主要用于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高端客户。
物联网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关键技术,工农业很多领域已开始大量应用。未来,数据透过设备间传输,甚至将超过后台服务器间的集中式交换,从而使信息与实物真正达到时空一致性,并实现流程的自驱动。
(三)自动化
自动化包括替代作业、数据采集、流程控制等方面,与机器人、辅助搬运装载、穿戴型机械动力、包装技术等结合,提升物流作业效率、质量,降低人力、库存成本。
经典的供应链牛鞭效应是基于多环节信息不共享,而电子商务去中间层后,不对称的纵向传导被显著缩小,但线上订单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更为剧烈的横向供需矛盾,保障订单履行直接促成仓储业与快递业的同时爆发,无论轴辐式,还是多点集散,都要依托自动化提升精益供应链。
三、线上化
互联网把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盘活,也在把企业自己的资源呈现出来并加以利用。一是实现业务不间断,全环节数据更加开放共享,企业将更有效地应对事件或决策,随时掌控资源可用性;二是服务实时性,用户操作更加便捷,提升客户体验,拉近企业与用户之间距离。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6区18号楼B座11层 电话:010-83673352 京ICP备050040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32号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友汇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