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指数为46.9%,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进口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7.9%、44.5%和46.1%。
购进价格指数为51.7%,比上月下降5.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购进价格指数都高于50%,分别为51%、53%和51.5%。
出厂价格指数为47.9%,比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型企业的出厂价格指数高于50%,为50.8%;大型和小型企业的出厂价格指数低于50%,分别为46.4%和47.4%。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原材料库存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8.4%、47%和46.6%。
从业人员指数为48.1%,与上月持平。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8.6%、47.2%和48.1%。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9.4%、49.8%和49.3%。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都高于50%,分别为55.7%、55.1%和50.3%。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2.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000家调查样本。
3.调查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具体组织实施,利用国家统计联网直报系统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4.计算方法
(1)分类指数的计算方法。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3个分类指数。分类指数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法,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由于非制造业没有合成指数,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6区18号楼B座11层 电话:010-83673352 京ICP备050040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32号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友汇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