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与展会
【论坛实录】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理事会秘书长刘京:中国冷链物流运行现状
来源:中国储运杂志 | 作者:pro260dba | 发布时间: 2016-07-07 | 92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冷链—物流领域的价值投资高地”——2016中国储运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冷链物流联盟理事会秘书长刘京做了“中国冷链物流运行现状”的主题演讲,以下是他的演讲实录,请读者分享。

 



下面汇报一下中国冷链联盟目前所掌握的中国冷链运行的现状。我的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冷链运行现状。主要包括冷链金字塔客户、各自冷库租赁价格、冷藏车营运情况。第二部分是2016年冷链的总量、增长率、区域特点、人均情况等。

 

中国冷链运行现状

 

谈到冷链物流发展,中冷联盟的秘书处有一个时间表,2008年是冷链概念兴起的阶段,2009年提出农产品冷链物流五年发展规划,2010年受到地产效应影响企业开始跑马圈地,2011年这个行业快速发展,可称得上是“波澜骤起”。2012年呈现局部过剩趋势,部分地区企业在建库时只看到了行业美好的前景,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和定位,导致冷库租不出去。2013年回归理性,稳中有进,2014年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进行普通型或者是流通型的定位。2015年从量到质的一个变化,冷链行业总体发展,每年都可以用这样几个递进的关键词来概括。

 

冷链物流服务的受众群体呈金字塔式,首先金字塔顶端是高附加值产品,由上向下依次是医药(2-8°C)、餐饮连锁(0-5°C)、快消品(0-15°C),他们分别要求温度不一样,医药多被外包给第三方。第二部分是工业制品加工型的产品包括乳制品(2-5°C)、速冻食品、米面(-18°C),这一部分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以每年招标的形式决定服务的企业。第三部分是禽肉、水产(-2~-18°C)、果蔬和农产品(0~5°C),这一部分“小”而“散”,需要依靠社会车辆运输。

 

第二个调研是关于全国各地冷库租赁价格的抽样调查情况,这个结果不是区域价格的代表,也不作为价格指数参考,只是将了解到的情况以供大家参考,总结成五个方面。第一,以“天/吨/元”为计算单位,北京五环以内地区是3.5(天/吨/元),五环以外地区是2.8(天/吨/元),上海是4~4.5吨(天/吨/元)。从调查的数字显示,-18°的冷库数量最多,租赁价格最昂贵。第二,部分地区冷库租赁价格每天每吨收费4元以上不在少数。电商、保税、商检、包仓类型冷库能达到5元。第三,季节性强的冷库租赁价格区域差异非常大,比如海南,租赁价格高时达到7~8(天/吨/元),低的时候3~4(天/吨/元)。第四,全国冷库全年耗电量约是全社会一天的用电量。第五,运营良好的冷库使用率能达到80%~90%。

 

第三个调查结果是,冷藏运输车辆营运抽样调研数据分析,目前国内运营的冷藏车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4.2~5.2米长的冷藏车,每月每台收费1万元,月收入3万元,使用率70~90%,油耗每百公里14升,公里数是8000~1.2万。车辆管理分成企业车辆承担一部分,社会车辆承担另一部分。结账期为30~60天,运输每公里价格4.5元,保险费用1.2万,一年的维护费用是在1.8~2万元之间,制冷机组油耗10%,这是车辆整个的成本。第二类是7.6~9.6米长车辆,每月盈亏点3万元,月收入可达到6万元,使用率达到75%,油耗每百公里25升。账期30~60天,运费价格每公里7.2~7.5元,其他的保养费用等相差不多。第三类,车长在11.5~15米之间的车辆属于冷藏车型体积较大的,它的盈亏点达到4.5万元,低于4.5万元肯定是赔的,月收入达到10万元,年使用率达到90%,油耗85%。其中车长4米的车辆在完成同城配送的空驶率为60%左右,以商超配送为主。车长7米多的车辆,配送范围为400公里。从事干线运输的,车长为十几米的车辆,实际使用率较高。

 

冷藏运输业务包括市配、干线、零单,其中零单的利润最高。但由于零单市场整个空间大,缺少龙头企业整合市场。冷链行业在干线、城配、仓配一体化方面发展较为明显。但从零单角度分析,行业缺乏排头兵。

 

2016年冷链大数据分析

 

中国冷链联盟每年对全国的一千家冷链物流(规模以上)企业进行统计。按照冷库容量的不同划分,山东冷库集中度最高。这一千家冷链物流企业(冷库5000吨以上)的冷库容量总共为3000万吨,冷藏运输车辆为7万多台,其中自有车辆3.7万多台,社会车辆3.8万台,企业的运输能力和社会运力各占一半。

 

对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的各大区进行统计,华东地区冷链企业量最多,有一千多万家。除华东地区冷库增长下降,其余大区冷库均呈增长趋势,冷库整体增长在15.6%左右,与去年28%的增长速度相比呈下降趋势。通过对自有冷藏车和社会冷藏车比例分析,除西北地区社会车辆明显多于自有车辆外,其他地区自有车辆数量与社会车辆接近。这种分布是因为西部地方信息和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到达西部地区的社会车辆相对少,企业必须依靠自建车队或者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

 

冷链的区域特点:在30个省市冷库排名中山东排第一位,拥有冷库360万个。上海拥有301万个,江苏拥有约276万个。北京与福建,一个是一线城市,一个是沿海省份,可以看出冷链物流在沿海地区最发达。

 

经过近几年发展,冷库发展布局也随之变化。北京有92家冷链企业,上海有137家冷链企业,是专业冷链物流的企业,并非普货和冷链共同运营的企业。抽样调研350家企业冷库温区库容比较,用于储存肉类的低温库数量较多,证明了冷链在沿海地区比较发达,而用于储藏蔬菜、水果的高温库数量少,也就是产地性存储库有待推进和建设。冷库温区结构上存在供需失衡。-18°的库最多,价格最昂贵竞争也是最激烈。商超配送的冷库在零下20度左右。企业冷库规模数据分析显示,50万吨以上企业有6家,10~50万吨企业有54家,5~10万吨企业有165家,1~5万吨企业有414家。结论是冷库在1万吨以上规模型企业当中,第三房物流企业占大多数,食品企业尤其是农产品企业数量较少。

 

对30个省市冷库密度与冷藏车密度进行统计。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区冷库密度和自有冷藏车密度普遍较高,这些地区普遍经济也比较发达,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偏高,对食品质量和安全也更为重视。其中上海排名第一,能够统计到的共有1.7万辆。

 

对30个省市的人均冷库占有量进行统计,结论就是华东、华北、华南地区整体冷库资源分布较多,其他地区冷库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冷库及冷藏车密度、人均数量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一、全国地区性冷链发展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与去年相比也有了一定发展,这些地区的冷链发展水平相比其他区域要先进。二、上海、天津、北京、山东、宁夏等地的冷水平较高,发展实力更大,这些地区的冷链技术水平相对完善,冷链网络及体系相对健全。三、人均冷链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关联,随着冷链发展的提高,会大幅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实力。四、大区或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有效的促进冷链行业的发展。人均收入越高,冷链需求越大。

 

从冷链发展整体趋势出发 提出战略布局

 

中国冷链发展趋势预测,一是冷链物流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增长率最高的是智能手机33%,食品行业21.7%,餐饮行业15.6%,冷链行业12.8%。二是生鲜电商继续推动冷链物流模式升级和发展,物流大数据会带来电商的促销阶段不爆仓,预测消费者需求,提前做相关备货配送准备。三是跨界竞争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对于冷链来说,第三方物流市场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是医药领域。行业趋势要求厂家自建运营车队,在做食品、工业加工进出口的时候同时也做加工配送,这个市场还需要再释放,跨界竞争对行业是一种推动也是一种挤压。四是资本对冷链物流影响出现新趋势。资本追求回报率,但是冷链物流的利用率相对稳定,很难从8%~12%骤然提升到16%~20%。通过什么回报?就是产业链。智能企业未来搞技术的可能会向能源管理转型,从事冷库工程不会参与到具体经营当中。五是技术革新助力冷链物流标准落地。国家的标准就是团体标准占主导地位。一部分的国标、地标、行标、题标要被团体标准替代。如果能够形成共识达成协议,各企业共同遵守一种制度,这个标准就能执行。目前冷链行业的标准有100多项,相信没有一项是企业都在执行的。

 

着眼行业发展,提出未来冷链物流企业的战略布局。启示一是战略重点是市场的选择,建设、投资冷库,都需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定位目标客户。冷链物流的网络与物流网比较起来相差甚远。如果整体物流网络资源都能与冷链物流嫁接起来,将会加速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启示二是成功要素需要货源保障。市场就是货源保障。如果把德邦所拥有的车辆加上制冷箱的话,那中国的冷链就非他莫属,原因就是它的集货能力。目前现存的174家物流信息平台,均以卖软件和卖GPS为侧重点,而不以信息为利润点。缺少全国性的冷链信息平台,对货源和运力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冷链物流效率最大化。启示三是工具要配套,工具是根据业务布局进行的工作,资本和技术仅是达成目标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