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物流成本高,冷链与传统物流来比投资高一些,从物流成本来说相对于普通运输高出40%~60%。第二,全程冷链难以实现,全程冷链包括很多的农产品、水果,从农场到批发市场往往很难做到预冷处理,其实从地里出来就应该走冷链系统,这才叫全程。所以目前在第一线损耗很大。第三,是创新能力不足,对于冷链研发环节很少人去做,缺乏低温的加工和检测技术。第四,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国这么大的消费体量,而人均冷面积相对还是很弱的。第五,是行业集中度低,现在国内的冷链物流还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导致冷链市场难以规范,也意味着更多我们的货源都被市场上零散小的企业和车队吸收掉了。第六,社会认知不足,由于国人的饮食习惯,对新鲜食材要求不高,也导致他们对冷链没有意识。食品上更关注的是价格贵,对于是不是冷链运过来的消费者很少关心。
深入思索,积极应对
我们应该怎样思考与应对呢?第一,关于意识的培养。发展冷链是意识,我要利用冷链做某项运输,这样才能促进冷链发展。发展冷链必须关注两个主体,一个是消费者,一个是企业。他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决于消费市场。消费市场是由消费者带动。消费者如果对冷链认知不足那么对整个冷链推动和发展是很大的阻力。企业决定冷链价值的实现程度,所以对企业的意识培养有利于规范认识地实现。
第二,关于体系搭建。有责任的大企业必须积极参与冷链体系的搭建和设计,规范设计环境,荣庆就参与起草了国家冷链物流的标准要求。
第三,关于建设硬件。冷链无非是两部分,一个是冷库,一个是运输设备、冷藏的设备。硬件的建设是基础条件,如果这两部分没做到的话就无从谈冷链的概念。
第四,关于信息化推进,科技创新提升质量。未来需要的是高科技、大数据的公司,所以我们要把自己所运营的一些实体不断加上信息化翅膀。所以我们利用集成的物联网、通讯的商务构建冷链平台,利用无线视频、GPS、实施温控的跟踪系统打造冷链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第五,关于品牌塑造,要塑造专业化第三方冷链品牌。荣庆将来会搭建一个平台形成规模效应。如果靠某个公司做某一个专线,不但烧钱也很难从中收到效应。作为大公司我们可以定制化冷链服务,从而提升冷链的升级。
最后一点,冷链人才是智力支持,所以它是一个长期性的行为。作为冷链公司的管理者,要不停地在市场筛选优秀的人员带到项目当中去磨炼和实习,让他变成冷链人才我觉得这是我们可以去做的。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6区18号楼B座11层 电话:010-83673352 京ICP备050040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32号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友汇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