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郑州东站国际陆港的海关监管区内一片繁忙,两台龙门吊紧张作业,十几部运输车往返穿梭。前一天抵达的第125班从汉堡返回的班列刚卸完车,马上就为今天要发车的总第396班列装车。据悉,在其他班列货源不充足,尤其是返程货源短缺的情况下,从今年7月起,郑欧班列却打破了“有去无回”困局,实现每周去三班回三班,成为“中欧班列”中唯一实现往返平衡、高密度稳定开行的班列。
“门到门”服务
探索物流供给侧改革
客户将货物交给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即可得到全程业务总承包的“门到门”服务。郑欧班列首创的“一票式”物流供应链模式,是其获得国内外充足货源的“秘籍”。
据了解,郑州至德国汉堡的郑欧班列于2013年7月18日首度开行。从2013年11月开始,郑欧班列由每月一班改为每周一班。从今年7月起,郑欧班列开行频次再获提升,增加一趟回程班列,实现每周“去三回三”,成为国内唯一高频往返均衡对开的班列。
“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是赢得客户的根本。”郑州国际陆港公司总经理赵文明说,几十年来,中欧贸易95%以上走海运,中欧班列虽然时效比海运快一个多月,但运费比海运贵约两倍,如何把货源从海运拉上铁路?与众多中欧班列竞相靠财政补贴、降低运费不同,郑欧班列从一开始就在打造适应客户需求的物流模式上下功夫。
其首创的“一票式”模式包括上门收货、拼箱、短导、报关报检,到站后的吊装、清关、分拨、配送到指定地点。安全、快捷的全流程、总承包,吸引了1680多家境内外客户搭乘郑欧班列,承运货类包括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家具、汽车及配件、食品等1000多种。
而且服务越来越精细,如保温箱、冷藏箱、开顶箱、挂衣箱和各种特色的拼箱服务,已占到每趟班列的一半以上,运营附加值不断提升。深圳一服装企业负责人说:“我们舍近求远选择郑欧班列,因为它能提供别人没有的服务。”
据国家财政部提供的数据,在中欧班列中,郑欧班列的政府财政补贴较低,而总体市场化程度却比较高。
记者探访郑州陆港公司时发现,这支近700人的专业团队,拥有英、俄、德、韩等多语种各专业人才,其订舱信息系统、箱管信息系统、公路物流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多式联运信息系统都是自主开发的。
合作伙伴
遍及“一带一路”沿途各地
最初,郑欧班列也仅有出境班列,境外业务委托中介机构,安全性和时效性不能把控。为改变局面,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在德国成立子公司,迅速织起一张遍布欧亚22个国家112个城市的货物集疏网络。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6区18号楼B座11层 电话:010-83673352 京ICP备050040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32号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友汇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