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商业模式

国内冷链服务提供商主要有8种商业模式,分别是运输型、仓储型、城市配送性、综合型、交易型、供应链型、电商型和物联网+型。而目前该市场的竞争者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生产商自建自营的冷链部门、专业冷链服务商、国外冷链巨头联手国内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

生鲜电商成为冷链物流热点需求对象,受政策驱动影响,15年生鲜电商市场 交易规模达497.1亿元,增长 80.8%,但在农产品零售总额的占比仅为3.4%,未来仍有较大成长空间。另一方面,2015年最畅销的生鲜网购品类 TOP3 分别是水果、乳品和肉类。由于品类的特殊性,生鲜电商行业的火热也不断促进生鲜配送的进步,生鲜配送当日到达率已经达到52.5%,两天内到达率超过2/3。

随着生鲜电商产业的兴起,冷链物流业得到了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冷链物流企业开始尝试在生鲜物流领域布局,包括了自建物流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生产者通过冷链物流快捷、安全的方式将产品传递给下游的消费者,增强用户体验。

毫无疑问,生鲜电商带动了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但若由单个生鲜电商厂商独立承担物流,鲜有具备行业整合能力完成从预冷到销售全覆盖的厂商,且运输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看好第三方物流对冷链物流行业整合渗透。目前国内已形成包括顺丰冷运模式、京东商城模式、河南鲜易供应链模式和九曳供应链模式在内的四种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


五、利润率

但目前来,预冷环节缺失、经营分散、运输网络落后、缺乏有效信息管理系统是我国冷链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我国常温利润率是为 10%,冷链利润率为 8%,而发达国家冷链的利润率可以达到 20%~30%。


六、成本

目前冷链物流的成本相对比较昂贵,大大小小的冷链企业发展很快,但受此约束盈利水平都并不高。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其中仅有1%盈利。尤其是大型电商盈利受拖累影响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要搭建物流链条,成本回收期较长。

昂贵的冷链物流成本主要是由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组成。其中运输成本与仓储成本所占比例较大,而库存成本的比例相对较小。 为了节约成本,有些中小企业采用了“断链”的方式来操作--用常温运输 代替冷链运输,导致产品质量受损。我们认为,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形成合理、高效的冷藏链。运输过程中,企业应针对当前冷链物流的发展,积极发展多品种小批量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求。在配送管理阶段,企业可以针对保质期极短产品的大量小订单、众多配送网 点、复杂时间窗等问题,采取合并小订单、整合配送网点、合并不同产品的 时间窗来降低运输成本。对于库存控制,企业需要尽可能地降低冷库空置率, 借助库存信息系统在平衡货品过期和缺货的条件下确定最佳订货点。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