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相比分区拣货法,拣货员需要熟悉几乎每个商品的放置方位,这势必会降低工人的拣货速度和准确率。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拣货方法可以适当的规划拣货员的活动范围,由此提高他的拣货效率,但是又不能改变订单的顺序而且还要使每个拣货员的效率达到最高(拣货员一直保持工作,不空闲)。Bucke brigade system(蚂蚁拣货法)正好满足了以上所有的要求。

我们不妨拿一群蚂蚁搬一堆面包屑的行动来解释一下这个系统。它们通常在面包屑堆和目的地之间排成一条直线,运输工作开始后,第一只蚂蚁驮着一粒面包屑向第二只爬去,而同时第二只也向第一只爬,二只相向而行,直到互相碰头。这时,第一只蚂蚁把背上的面包悄放下后马上转身去搬运下一粒,而第二只蚂蚁则举起地上的那粒面包屑向后转,爬向第三只蚂蚁,同时第三只也向第二只爬去接货,二者仍是相向而行,直到碰头交货……这样循环往复,每只蚂蚁都不闲着,共同提高团队工作的效率。

在这个系统中,找到下一个伙伴传递工作才是关键点,而不是像分区拣货法那样以区域为限制。所以虽然面包屑有大有小,蚂蚁爬行的速度也有快有慢,但因为没有区域的限制,爬得快的蚂蚁可以多作一点贡献来帮助爬得慢的兄弟,这样的团队合作法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不断的调整着各个蚂蚁所分配到的工作量,共同造就一个完美平衡的工作系统。

把拣货员看作蚂蚁,把装货物的小车以及随着小车走的订单当成面包屑,这个系统也能在仓库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因为仓库的整个拣货工作也是拿着订单、推着拣货小车、沿着拣货路线、遍历所有拣货区的过程。当小车经过了所有的货架,一张订单的拣货工作也就完成了。

所以可以依照这个思路对现有的拣货系统进行改良,取消各个工人的工作区域限制,沿着拣货路线,靠近起点(办公室)的称为上游,靠近终点(装货区)的则称之为下游。当每个拣货员从上游那里接过订单和拣货车,就沿着拣货路线进行拣货,直到遇到回来拿订单的下游拣货员,便把订单和拣货车移交给他,自己则往回走,直到遇到上游拣货员,又开始一个新的循环,每个拣货员都在上游和下游的同伴之间作往复运动,而非在固定区域之间,交接点可能每次都是在不同的地方。

(二)蚂蚁拣货缺点:

那就是由于某个拣货员的速度比较快,或者正好手上这张订单的项目比较少,使得他赶上了下游的拣货员,而下游手上的订单还没做完,这种现象俗称“追尾”。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