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联合发布由国际商会(ICC)制定的《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下文简称《标准定义》)。
根据《标准定义》,供应链金融是指利用融资和风险缓释的措施和技术,对供应链流程和交易中劳动资本的管理和流动性投资资金的使用进行优化。
据万联网了解,该标准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就供应链金融建立标准定义和术语,制定参与方包括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金融与贸易银行家协会(BAFT)、欧洲银行业协会(EBA)、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国际贸易与福费廷协会(ITFA)等机构,最早在今年3月时通过国际商会审议。
专家认为,《标准定义》可以起到一个行业标杆的作用。该成果凝结了众多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高级专家的思想,广泛听取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以及用户的意见,确定了全球供应链金融市场中通用的标准定义和术语,澄清相关术语的产生过程,能够极大消除由术语使用不确定、不清晰而导致的操作混乱问题,为规范行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关于这个新出炉的标准,让我们看看各路专家都是怎么说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认为,供应链金融行业是需要正本清源。作为供应链金融的标准来说,是需要慎之又慎,因为供应链金融正处于发展时期。
目前,市场上的确存在一些冒用供应链金融的行为,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供应链金融时,应该先明确四个关键问题:第一,金融有否服务于产业;第二,金融是否立足于供应链运营;第三风控是否基于债项结构;第四,供应链金融能否反过来优化产业供应链和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国际商会全球董事会执行董事张燕玲认为,目前供应链金融已经“被绑架”,出现大量经过演变的“创新”产品,业务五花八门,参与机构各取所需,都在往这一概念上套。不仅给会计核算带来麻烦,也直接制约了行业规范化发展,甚至影响了市场接纳程度。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6区18号楼B座11层 电话:010-83673352 京ICP备050040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32号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友汇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