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7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2.3%,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指数在连续两个月上升后出现回落。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销售指数双双回落,且供应指数跌幅更大,库存指数触底回升。从本月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历来6至7月份都是传统消费淡季,而今年淡季市场运行状况明显较好,显示随着上半年的宏观压力的消退,国内政策预期较强,市场情绪正在转变。特别是国内需求在各项促消费、扩投资的政策推动下较为稳定,本月大宗商品市场供需两端更趋均衡。进入8月份以后,随着国内政策预期回暖,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加之美国经济增速略显强韧,银行业增强资本风险管控,经济衰退的影响或被逐渐弱化,我们认为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稳定复苏的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但8月初各地仍处于高温多雨天气,大宗商品市场需求短期将会有所抑制,市场整体涨势或有所放缓,特别是供给回升较快的产品存在下跌可能。中旬以后,由于临近“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市场存在备货需求,届时部分商品的价格不乏有再次冲高的可能。

商品供应增速减缓。2023年7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较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至102.5%,商品供应压力有所缓解,但该指数连续六个月处于景气区间,显示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压力依然较大。从各主要商品情况来看,生产利润仍是左右商品生产和供应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部分行业需求未如预期般恢复,企业生产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受制于利润、原料、订单等因素影响,部分商品生产企业逐渐下调生产计划,本月商品整体产量有所减少,市场供应增速减缓。特别是铁矿石供应量受国内生产受限和到港下降的影响,出现明显的降幅,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供应量虽有增加,但增速有所减缓,钢铁、煤炭和成品油供应量受利润修复、政策效应和开工回升的影响,本月供应量继续增加,且增速有所加快。本月铁矿石供应量较上月减少1.1%,时隔两个月后再现下降趋势;有色金属、化工和汽车供应量较上月分别增加1.7%、1.4%和1.8%,但增速较上月分别减缓1.6、1.5和1.7个百分点;本月钢铁、煤炭和成品油供应量较上月分别增加4.6%、7.3%和4.1%,增速较上月分别加快1.4、1.1和1.3个百分点。

销售增速有所减缓。20237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为103.4%,较上月微幅回落0.3个百分点,显示虽处传统消费淡季,但在宏观预期向好背景下,大宗商品需求仍存韧性。7月份,全国罕见高温以及局部暴雨,严重干扰户外施工和运输,大宗商品市场仍处于消费淡季,但随着上半年的宏观压力有所消退,国内政策预期较强,加之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市场情绪有所转变。特别是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