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简单回顾一下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原来在马克思以前,政治经济学里面,把整个国民经济分成三个部分,一个叫生产,一个叫分配,一个叫消费,流通交换是放在生产里面,到马克思那个时候是说流通交换应该从生产里面把它分出来,变成国民经济的一个部分,所以后来变成了我们西方经济学里面,包括我们马克思经济学里面的三分法和四分法。在马克思以前是三分法,流通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流通和交换是包含在生产领域里面的。那么马克思主义以后,整个国民经济放在四个部分,一个叫生产、一个叫分配,一个叫流通,一个叫消费,流通是一个单独的经济部门。

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我们讲流通主要是讲商品流通,实际上商品的概念是比较宽广的,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包括像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人不是商品,人不能买卖,但是人的劳动能力可以买卖,可以变成商品,包括像的金融产品也是商品等等。那么商品怎么交换呢,在交换过程中间两个东西不能少,一个是商品,一个是货币,因为每个人要生活,每一个国家要生存,它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自给自足,必须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等价交换。到现在为止,不管我们的支付方式怎么变,它还是等价交换,是以货币为等价值来进行的交换。

另外一个马克思经常讲到流通是商品所有者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我们研究马克思好多理论,马克思不仅仅是讲商流的问题,还涉及到信息交换,涉及到交通运输,涉及到通信等等,所以实际上,当时马克思已经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萌芽的一些理念。

    商品,一开始的时候,它是属于供应商,好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是供应商的,然后他通过等价交换卖给了生产企业,生产企业经过加工、包装、组装等等,把这些东西等价卖给了批发商,中间经过运输又交给了物流商。这样批发商又把这个东西等价交给了零售商。整个过程涉及到了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批发商、消费者等等,这是各种关系的总和构成了流通,马克思讲的非常清楚。

    综上所述,我认为流通是商流,是商品价值形态的流通,物流是商品实物形态的流通,信息流是商品经济型态的流通,资金流是商品货币形态的流通的总和,只有从这样的总体去研究问题,才能把握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什么是流通产业?我这里讲的流通产业是以商流为核心,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支撑的产业形态。我们现在有的时候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流通产业到底以谁为核心?从我的角度来讲,流通产业肯定是以商流为核心,就是买卖。因为任何东西的生产都是商品生产,我们生产粮食,生产任何工业品,包括我们服务业,生产教育,生产了好多大学生,都是是要实现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