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港产业承载区方面,则将依托临港经济区、南港工业区、空港经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主要发展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船舶修造、航天航空、石油化工、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并积极拓展与产业有关联性的集装箱业务,打造临港产业集聚区。

      多措并举: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根据《方案》,为了更好地推动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未来天津市将着力解决岸线资源利用、港口现代化作业、港口综合服务、集疏运体系、港城产业融合发展、航运服务业产业链拓展及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优化航运发展环,更好发挥服务辐射带动作用。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了解到,在解决岸线资源利用方面,天津市将着力提升海空两港能级。比如,将合理布局使用港口岸线,推进公共码头建设,促进港口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传统港区为主导、新兴港区为辅助的优势互补、合力发展局面。同时,将拓展无水港功能,推进在建无水港投入运营,推动无水港向物流园区转型,提升服务辐射能力,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政策向无水港延伸,促进无水港扩能升级。此外,将进一步优化机场载体功能,建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区域枢纽机场,推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飞行区、国际过境中转厅、航站楼升级改造,增加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空域资源。

      在完善集疏运体系方面,将进一步提升铁路枢纽地位,将增加铁路集疏港比例,减轻城市道路压力,缓解城市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形成“北进北出、南进南出”的集疏港货运环线,实现“内客外货”铁路布局;并以此为契机,由交通运输部出台支持多式联运的鼓励政策和标准措施,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天津港海铁联运跨越式发展。

      此外,天津市也将进一步强化港产联动,着力发展临港临空产业;搞好综合配套,着力增强国际航运服务功能;抓住核心要素,着力做大做强航运金融;实施综合帮扶,着力培育壮大邮轮经济;运用现代技术,着力打造智慧航运体系;坚持引育结合,着力聚集航运人才;突出实效特色,着力培育航运文化;保障海空两港安全,着力建设安全体系;强化辐射服务功能,着力发挥核心区作用。

      明确目标:建成全球重要的航运资源配置中心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