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还要负债累累,搞不好的直接跑路(只能跑,没有“产”可以破)。退一步讲,物流企业运气好,货运常年没风险,那雇佣的装卸工、内勤人员、仓储、车辆风险呢?


同样,对于司机来讲,常年奔波在外,甚者整月整月不回家,说是一人在外,其实全家的心都带走了,人身保障及健康成为最大的问题。


归之一句话,做物流这个行业的,信息交易、仓储、分拨、配送等风险无处不在,保险是“刚需”。


四、物流保险怎么做才是“正途”


既然市场大、用户痛点与需求明确,那么怎么做才能让这个群体得到更好的保险服务?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的通过保险+的创新快速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整体运作的效率和质量?一些简要体会啰嗦如下,供大家讨论和参考。


(一)拆分场景,打造更具针对性的保险产品


深入物流行业,深入供应链场景,切切实实的了解物流的模块分工,了解不同用户的风险需求:长途运输与短途运输的差异,三方、中介、零担专线的业务区别等,针对不同的场景对象,进行费率、承保范围、承保条件的定制化设计,来满足用户真正的保险需要。很难想象不懂物流行业的保险人能设计出场景化的保险产品。“一刀切”的保险产品会越来越没有市场,有时候用户不是不想要保险,而是保险们“不懂我”,那么友谊的小船自然说翻就翻了。


保险产品是源头,协同保险公司进行创新,努力做精、做深是根本。


(二)互联网化运作,打造“傻瓜式”的用户体验


可能有人会说,不要受互联网的毒,凑热闹只会死的很惨,持这种观点的人,说明真的不懂物流,更不懂物流保险了。做互联网+物流保险,不是脑袋热,是客户真正的痛点。传统保险销售方式是拿个保险单给客户填,客户是否能看懂不说,光是时间要浪费个把小时,尤其是货运险,客户在忙着装货,哪有时间填那个东西。虽然各保险公司逐渐的开发了ecargo系统,但是近 30 多项必填内容看上去眼都花掉了,除专业录单员外,用户毫无兴趣。正因为此,在互联网、移动化时代,为用户提供简洁操作的 PC 购买方式,针对用户半夜发车提供便捷的移动端 APP、微信购买方式,就成为解决用户“痛”的灵丹妙药了。


另外在互联网产品设计过程中,界面要简单,可选可不选的就忽略掉,能菜单式的、选择式的就避免让用户输入,尽可能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总之,一板一眼都要考虑的简单简单再简单,打造用户群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