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化工产业发展迅猛,国民经济结构比重持续上升。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危险品物流过程中事故依然呈多发状态。危化品物流关系着化工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关乎着社会安全与稳定,那么,当前我国危化品物流存在哪些痛点?又如何击破这些痛点?这些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

 

目前,我国危险货物一年的运输量高达16亿吨之多,其中道路运输量达到10亿吨以上,约占60%。公安部消防局最新数据显示,2008~2012年,公安消防部队参与、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近5万起,其中道路运输事故大约占76%,平均每天有27起。由此可见,危化品道路运输的风险非同一般。那么,当前我国危化品物流存在哪些痛点?又如何击破这些痛点?


 危化品物流存在三大痛点 

(一)标准粗线条不统一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顾敬岩指出,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法规体系,近年来也在不断制定、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是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很多标准比较粗线条,企业操作起来有难度;区域化政策壁垒较多、标准实用性差等。

 

“目前,我国5000余种化工原料产销分布不均,95%以上需要异地运输。然而各地的地方法规较多,执行并不统一,给物流企业跨区运输带来困扰。”中远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安全技术管理部总监、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史毅平说。

 

顾敬岩表示,对此,交通运输部近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措施。一是研究实施豁免制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小件危险货物便利运输;二是研究改进危货罐车管理,健全从车辆生产、车辆销售、车辆注册登记、车辆运营到车辆报废的一整套标准体系;三是建立危货车正常通行秩序,打破各地的危化品车辆限行措施,要求在具备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划定专门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车区,方便驾驶员休息;四是参照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修订完善《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有效解决标准碎片化、实用性差等问题。

 

“国家安监总局近期正在调研,将出台《危险化学品安全法》,目的就是打破行业和区域化的壁垒。”史毅平透露说。

 

(二)园区相关规划不足

化工园区是承载未来石化产业发展的平台。截至2015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502家。有专家认为,化工园区发展虽然很快,但化工园区对危化品仓储物流的规划明显不足。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