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项目本地化收益比国内高
记者:我们听到很多观点说出去有风险,尤其是在这些政局动荡的亚非拉国家,你们不担心投资项目出现反复吗?
胡建华:实际上,经过30余年投身海外,尚且没听说哪个国家会把外国投资私有化。确实有一些国家政府更迭较频繁,但所有国家国策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发展经济。越是缺乏资金的发展中国家,越是迫切欢迎外国企业来投资。诚然,它们有不同的问题,包括社会、安全等等问题,但是我们不会参与到当局政府的内部事务中去,我们是客商、外商、投资商,我们投资是来助推他们经济发展的。
过去提到“走出去”,绝大多数是指建设施工企业技术服务的走出去,项目建完该项服务便终止了。然而,招商局践行国家走出去战略却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是到当地开发投资与运营管理。港口等基础设施是我们投资,建完由我们自行运营,这是真正的资本输出和管理输出。
如果要运营,无疑就需要本土化,用当地人、说当地话、培养当地的管理者。还以招商局投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为例,整个码头雇佣了1000多人,间接服务人员还有1000多人,可招商局派出的中国管理层不到10个人,主要职务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至于操作、法律、人力资源、行政管理都是雇佣当地人,可以说,中层管理者百分之百都是属地化招聘并培养起来的。这样打造出的企业是本地企业,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个人收入又比其他当地企业员工高,当地官员和百姓怎么会不欢迎?
招商局在斯里兰卡南科伦坡码头并非全资企业,占85%股份,本地企业持有另外15%股份。未来,我们会考虑把该码头公司在斯里兰卡上市,把招商局的股份摊薄到50%以下,剩余股份卖给当地百姓,让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平民百姓都成为这个公司的股东,经营得好便给他们高分红,斯里兰卡的百姓能不欢迎你吗?
像这样,真正为当地服务,将自己命运和当地命运结合在一起,切实帮助了当地政府和人民。这类企业一定受欢迎。
记者:招商局在海外所投资的码头,外派的管理人员大概多少?占海外雇员比重如何?
胡建华:如含外包工的话,截至2015年底,招商国际海外雇佣员工6571人,国内派出员工48人,海外雇员约占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