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6中国公路运力发展峰会上,C.H.罗宾逊亚洲发展战略总监吕台欣做了主题演讲,把罗宾逊作为无车承运人包括在美国发展的过程,以及罗宾逊如何看待中国的这个市场,更重要的是无车承运人这样的运营模式对物流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需要什么的能力把这个生意真的做好等方面,做了分享。


演讲全文:


今天非常感谢有几个这个机会跟大家聊一下无车承运人,今天中午的时候,与行业专家们交流了很多,交流了一些方向和想法,我在这里用比较简短的时间说说罗宾逊作为无车承运人包括美国发展的过程,以及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的这个市场,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无车承运人这样的运营模式对物流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什么的能力把这个生意真的做好。


在开始之前我想问一下很简单的东西,全球的物流市场的一个情况,这边的话,主要分析的是零担市场,我们看这个趋势会发现,在全球几个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美国、欧洲和中国,他们的差异是非常的大,在美国可能前十名的物流企业大概会占70%的营业额,我们回到中国来看,每一个数字稍微有一点区别,但是中国的零担市场是非常分散的,前十年基本上还占不到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会往回看一个例子,美国也不是一下子发生的,我们看一下美国发生的一些事情。


我们回头看美国,我们不得不分析1980年代的运输大解禁,其实全国通过大量的法律,这些法律跟我们目前中国在推行的法律是有共通性的,其实都是有借鉴意义的,在1980年以前,全美的道路是实行严格的管制,限制进入,就跟三四年前中国的经济是一样的,整个美国政府发现经过限制运输和市场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之后,这里面放开了法律的门槛,开放了定价的运营限制,在1980年代无法想象定价是由法律定价的,在这个过程之中,他是大力支持整个无车承运人的业务形态,所以我们所熟知的无车承运人是在1980年发展的,在整个15年间成长了15000家无车承运人。




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三个比较重要的事情,
第一他调整了不合时宜的管制和法律,美国的法律和中国的法律有一定的类似性,其实他的管制的体制和法律都是基于运输企业卡车前提设置的,不管营业执照和费率都是基于这个大前提,他把这个前提相关的东西剔除掉。


第二个是无车承运人,怎么样去澄清这个定义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