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速度。在作业层面,权限密码的设置可以防范更多安全隐患,由于有很多第三方物流雇佣的司机并不是专职的司机,车和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也就无法监督操作人员按规则操作。而这一系统中,任何一个司机使用任何设备都会被记录下来,并可以进行信息的实时反馈。比如,某个司机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了异常的碰撞,或者是发生了事故,管理人员都可以通过这些记录第一时间了解发生了什么。从具体的事件记录当中还可以看到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由谁在何时进行了操作,以及是如何操作的。
通过这一系统,我们还可以分析工况,进行效能管理。“黑匣子”记录了车辆实时作业情况,特别是作业小时数,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台车的作业小时数并不能直接代表效率输出,有可能出现车辆已启动,但却是在等待的情况。为突破这些瓶颈,车队管理系统提供了把人、车、事件、网络实现连接的平台,这是互联网时代给车队管理概念的启发,使得车队的效率可以有非常大的飞跃。除了提高客户在管理车队时的效率外,我们与客户之间也重新建立了链接,突破了客户与林德之间的传统服务模式。
车队管理人员中有司机、仓库管理者和售后工程师。售后工程师作为车队维护者,是保证物流装备顺利运行的。但是以前,工程师与车辆之间并没有建立实时的链接,在我们的车队管理系统中,所有的壁垒都将被打破。一旦出现故障,车队管理系统将会自动获取故障代码,并发送到系统后台,向工程师自动推送所需的服务项目和需要更换的配件。
当故障发生后,客户还没有向我们反馈的时候,林德就已经准备好了所需的配件。这个时候,工程师直接获得了信息推送,并且知道了要维修车辆的型号,出现了何种故障,维修时需要什么样的工具。而对客户而言,在仓库运作过程中会收到另外一条推送的信息:林德的工程师已经在来排除故障的路上了。服务时效管理系统可以把车辆管理和工程师的到达时间做一个归纳,进一步优化内部服务的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所以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改进车队管理系统这一平台,将车辆与客户、工程师之间的链接做更便捷的优化,强化服务概念,提升服务理念,去减少我们客户的物流成本。
整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很多机遇和挑战,但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机遇。我们将不仅仅关注设备本身的提高,更要把所有设备形成大数据的概念来优化整个项目。当今世界,我们不能排斥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因为这一变革的确可以让物流发生质的变化。正如我刚才所说,投资并不大的一个“黑匣子”就可以实现更多作业数据的记录和推送,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车队效率,并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依据。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6区18号楼B座11层 电话:010-83673352 京ICP备050040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32号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友汇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