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放发展,着眼点是实现合作共赢,着力点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包括全面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坚持共享发展,着眼点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商务发展成果,着力点是强化商务服务民生的功能,让人民群众中有更多获得感,包括充分发挥商务扩大就业功能,保障生活必需品安全稳定供应,努力为百姓创造便利实惠安全的消费环境,推动商务扶贫等。

  四、关于《规划》设定的“十三五”时期商务发展主要目标

  《规划》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相衔接,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商务发展的主要目标,力争未来五年内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国际经贸关系全方位拓展。同时,《规划》提出了14项具体指标,在此就几个重要指标作简要说明。

  关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程加快,城乡居民商品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安全与个性化,服务消费需求快速发展,消费保持快速发展的基础仍然比较坚实。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利润下滑影响居民收入,抑制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再加上中高端商品和服务等有效供给不足,便利安全的消费环境亟待完善,消费潜力难以充分发挥。《规划》提出,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略低于“十二五”时期13.9%的年均增速。

  关于货物贸易指标。 “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增大,国际市场需求仍持续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内要素成本居高不下,传统优势弱化,结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货物贸易没有设量化指标,只提出“努力实现货物贸易出口增速高于世界贸易增长水平,进口规模扩大”的定性目标。

  关于服务贸易指标。我国服务业发展潜力较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为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三五”时期,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规模将继续不断扩大,金融保险、信息和计算机、研发设计、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贸易将快速发展,服务贸易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因此,《规划》提出服务贸易超过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占对外贸易比重明显提高。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