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收外资指标。“十三五”时期,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路径深刻调整等因素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难以再现危机前蓬勃发展的态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吸引外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我国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仍然明显,服务业开放领域不断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但受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影响,制造业利用外资压力较大。总体来看,保持利用外资规模稳定的难度不小。《规划》提出利用外资规模不低于“十二五”时期水平,更加突出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关于对外投资指标。随着我国企业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和意愿增强,对外投资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期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对外投资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加大。《规划》提出,对外投资五年累计达到7200亿美元左右,比“十二五”时期增长2000亿美元,突出优化对外投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布局。
五、关于《规划》提出实施流通升级、外贸优进优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三大新战略的主要考虑
《规划》着眼于推进商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实施流通升级、外贸优进优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三大新战略及相关任务举措。
一是实施流通升级战略。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和神经,是影响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业现代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突出。当前,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正在对流通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传统流通业态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新型业态蓬勃发展,线上线下加速融合,物流体系重新整合,流通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必须顺应流通业变革新趋势,大力推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创新流通方式和业态,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做强现代流通产业,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改善民生的功能,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和先导性引领作用。
二是实施外贸优进优出战略。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贸易结构不合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较突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不多,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挤压。当前,我国外贸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既与外部需求不振密切相关,也是外贸结构调整滞后等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迫切需要转换增长动能和竞争优势,推动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竞争力,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推动出口产品从消费品为主向消费品和资本品并重转变;积极扩大进口,提升进口效益;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升服务贸易战略地位,促进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融合发展,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进贸易强国进程。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6区18号楼B座11层 电话:010-83673352 京ICP备050040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32号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友汇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