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取得了那场争辩的胜利,但蔡教授也进行了反思。他开始根据学生自身特征,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的高度融合。“对我而言,适当与学生发生一些分歧,不乏是一件好事。因为通过这种争辩,让我更加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这也是我与学生达成进一步沟通的对话通道”。蔡教授认为。

 

更注重结合实际的教学。新时代,大家都在讲创新、创业,去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今年教育部又把创新、创业作为大学的常设课程。而据蔡教授介绍,其实清华大学早于2012年就开设了这样的课程。

 

“大部分来清华读MEM、EM-BA的在职人员都是怀着创新、创业的目的而来,他们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对于物流从业者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物流教育必须重视与实际相结合,现场教育也就至关重要。”蔡教授考虑说,“如今的教师职业已不能单纯地被定义为脑力工作了,而是应该更注重‘动手’能力。”

 

“学生在‘learning by doing’中才能学到真东西。”蔡教授强调,“这也是我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方面。”据蔡教授介绍,为了开创高级工商管理教育新模式,在他的倡导之下,他出任主任的清华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全球供应链领袖双学位项目开设了全球教室,涵盖包括德国、荷兰、意大利、俄罗斯、以色列、迪拜、日本等在内的标志性国家及地区,并在教学设计中设置了创新、创业课,希望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既有扎实管理理论、又有丰富管理技能的商界领军人物。

 

“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工程师思维、企业家精神的产业新领袖,就是我的目标。”蔡教授强调。

 

教学也需运用互联网思维。当今,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冲击之下,各行各业集体“触网”,教育行业也不应例外,互联网思维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但“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模式,对于一部分教师来说却是一种挑战。而对于蔡教授而言,这一压力已相对较小。为什么这样说呢?“前段时间受某省级政府机关单位邀请,给当地官员开展电商与物流方面课程。在接受该项邀请之前,我首先要求他们设立一个微信群,而且必须通过该群回答我若干问题。因为只有提前了解到当地发展电商、物流的问题所在,才能进一步明确讲课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哪里。当然,如果他们连微信都不用,那也做不好电商了。”蔡教授告诉记者。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