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还得从“结构”谈起。蔡教授进一步解释道:“中国的能源结构和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而我国的煤炭能源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消费市场又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因此造成了大量的、长距离的由北至南、由西至东的能源物流运输形态,而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能源运输成本如此高昂的主要原因。”

 

另外,据记者了解,也有很多人经常把问题归结为政府的乱收费、高赋税等问题。可政府不收费了,成本就能降下来吗?“这样的判断显然没有说服力。因为货运在任何国家都是要收费的,例如美国也是收费的。其实,大家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油价高。”蔡教授说。“因此,在这种能源结构状态之下,我可以预计的是,未来我国的物流成本有可能会降至GDP总成本的15%或13%,但我认为绝不会到10%,除非世界出现了某种能源革命,我国也不再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供应体系了。”蔡教授肯定道。

 

  对话蔡临宁  

 

现代物流报记者:经历了长期的 “少师” “老生”教学历程,您现在看上去依然活力十足,您是如何保持这种年轻状态的?

 

蔡临宁:哈哈,首先谢谢你的夸赞,其实我感觉自己早已不再年轻了。去年,我带着EMBA的学生前往青岛开展全球教室,在当地我们共同前往海尔集团,并拜访了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和同学们在一起时我突然意识到,曾经总是给比我年长的学生们上课,带着他们前往不同的城市与企业学习,而现在身边的学生都是我的晚辈了。

 

和张瑞敏先生聊天时我也谈到了这个感受,我对他说:“在我大学时期,我的老师就结合您砸冰箱的案例给我上课,而今我却能与您面对面的聊着行业,聊着市场,聊着企业战略,感觉很不可思议,突然感觉青春已经离我远去了”。张瑞敏大笑道:“那这样看来,我岂不是更老了!”当时大家异口同声的笑了起来!

 

现代物流报记者:在您多年的教学、研究生涯中,有哪位学生令您印象最为深刻?

 

蔡临宁: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美国女学生,她是富布莱特奖学金获得者,这个奖项是美国高校针对一些优秀的、有望成为未来领袖级人才的学生颁发的。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