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很多专线联盟的失败与沉寂,对万众物流发展缓慢的质疑之声也时有传出。对此,李岩溪的观点是,联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让联盟内的小微企业能够抱团取暖,实现整体形象品牌的提升,由散兵游勇变成集团军;实现集采和集货,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接口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很多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联盟企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发展中要遇到很多的瓶颈和难题,如果控制不好发展的节奏,就会使成员企业利益受损,矛盾重重,最终分崩离析。”
“活下去”,这是李岩溪在2015年年初盟主大会上给联盟型企业的展望。而2015年行业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联盟企业的天花板确实存在,在摸索中发展,能够达到不疾而速的效果,若大力整合,迅速膨胀,联盟则难以长久。
代收货款危机成为再次创业动力
李岩溪坦言,关注物流代收货款领域是从2014年万众物流刚刚成立时开始的,特别是2015年春节前山东临沂小微物流企业老板王恒建因合作方拖欠代收货款并跑路,在被货主追债偿还无门的情况下服毒自尽这件事让他特别震惊。紧接着,以山西最大的物流公司天和旺为代表的物流“被跑路”事件集中爆发,让他这个从事物流20多年的行业老兵深感困惑,这个行业到底怎么了?
熟悉李岩溪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也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敢想敢干,一往无前。因此,有了研究物流代收货款的想法之后,他立即就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运行稳定的万众物流交给其他高管运营,而他则加入中物联代收货款风控研究小组,自掏腰包开始进行全国的专项调研。
事实上,调研得出的结论让他自己都十分震惊:“中国有80万家专线物流企业,其中70%有代收货款业务,对于这些专线企业来说,代收货款已经成为了他们很重要的一项业务,平均对每一个有代收货款的企业来说,代收货款的比例是运费的30~50倍,而且90%的物流代收货款目前还是在用现金交易。由于缺乏严密的企业管理机制,代收货款被绝大多数小微物流作为了自身资金流的补充,并最终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沉淀,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1万亿元的资金长期留存在这些物流企业的账户。”
作为中物联代收货款研究小组的组长,李岩溪眼中的代收货款就是物流企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表示,不可否认代收货款对于小微物流企业来说是促进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现在来看,随着资金池的沉淀及随意占用,代收货款已经成为小微物流资金链中的定时炸弹,并且将进一步引发物流行业的诚信危机。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6区18号楼B座11层 电话:010-83673352 京ICP备050040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132号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友汇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