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物流成本方面,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物流成本近年来持续增长,2013年较2012年增长了10.1%,虽然2010年以来该增长率呈现连续下降趋势,但均高于同期GDP增速。从物流成本内部的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三者的增长速度看,运输成本的增速远远低于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速,并导致了在物流成本的内部构成上,保管成本持续上升,从2009年的26.2%上升到2013年的36%,5年增长约10个百分点,而管理成本则基本维持在15.5%~16.1%之间,比较稳定,运输成本则相应下降了10个百分点。

 

从中可以看出,保管成本正在成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保管成本的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工商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管理水平较低,造成了较高的库存保管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

 

快递业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分工不断细化,大部分行业的市场组织结构从纵向一体化走向横向一体化,单一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市场竞争也不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要想赢得市场,单个企业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之外,还必须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协作或整合,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效率,改进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服务,从而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快递是很多企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它使得他们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既迅速又安全地交换货物、零件、合同等物品。

 

当前,我国制造业供应链正在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变革的方向来自于四个维度,而这四个维度都需要快递业的有效支撑。

 

一是客户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推动制造业供应链从大规模生产向小规模、多频次生产转变。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7500美元,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根据麦肯锡的研究,到2030年,我国城市超过60%的居民年收入在79000~229000元,而2012年这一比例仅为15%。中等收入阶层将成为未来十年消费动力的主引擎。这意味着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时代正在到来。客户不满足于企业提供的千篇一律的产品,他们希望得到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在产品中融入客户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的潮流,而这一潮流又对企业造成了新的压力。制造商将会发现,好的产品不是他们为客户所设计的,而是他们和客户一起设计的。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流通模式为满足这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进一步促进了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必然带来产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对生产组织的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制造业而言,带来了两个变化:从大规模、少频次生产方式转向小规模、多频次的生产方式,对应的物流方式从整车物流向包裹物流转变。包裹型和速度响应型物流正是快递的主要特征。

协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