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生产过程存在污染的含硼钢类产品的出口退税。至此,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的消息从传闻正式变成现实,且没有给企业设置缓冲期,也没有出台之前媒体报道的中钢协上报的钢材出口退税调整一揽子方案。尽管市场对此政策早有预期,部分企业也采取了以其他合金替代硼合金出口的应对措施,但短期来看,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钢材出口形成的冲击仍会相当明显,尤其是以含硼形式出口占比较大的螺纹钢、线材等长材品种,一季度整体出口量将面临大幅下降的压力。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决定钢材出口最重要的因素依然是供求关系,我国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仍相当明显,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仍需要中国钢材产品来满足,中长期我国钢材出口仍将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图4:2014年以来钢铁行业PMI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变化情况

三、钢厂库存持续增加

12月份,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6.2%,较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今年12个月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全部保持在50%以上的高位,反映出今年钢铁企业库存压力明显加大。该指数的变化情况显示,由于钢贸商的蓄水池功能持续退化,库存由市场向钢厂转移明显。钢厂的去库存压力越来越大。据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截止12月中旬末,重点钢企钢材库存量1488.27万吨,较上一旬末增长1.18%,较上年同期增长7.67%。

从市场库存情况来看,源于终端采购需求的持续减少,近日我国钢市结束了长期去库存态势,开始小幅回升,据西本新干线监测库存数据显示,截止至12月26日,全国综合库存总量为976.60万吨,较前一周增加8.49万吨,增幅为0.88%,全国钢材库存正式结束前期长达40周的下降趋势,转而进入上升通道,不过目前的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仍下降26.9%。从历年情况来看,在春节前2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因为天寒地冻及节假日因素,我国钢铁需求往往是一年之中最清淡的时候,钢材市场库存出现上升符合预期。

从今年6月份开始,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开始全面超过五大品种的社会库存,且库存差持续扩大,目前五大品种社会库存是976万吨,12月中旬末重点企业钢材库存量为1488万吨,钢厂库存超出市场库存500万吨以上。现在至春节前,随着天气的进一步转冷,各地钢材需求必将继续转弱,而商家也暂无冬储意愿,但当前钢厂生产依旧,后期钢厂库存将继续增加,而钢厂的去库存化行为将对钢价走势产生不利的影响。

协会动态